在“十四五”即將收官之際,人民網以“高質量發展這五年”為主題,組織開展“行進中國”調研行活動。日前,“行進中國”調研行走進福建,深入漳州古雷石化基地調研采訪,并于8月26日刊發《“硬核”漳州:一滴油“煉”出萬家貨》主題報道,“解密”古雷石化基地如何煉就工業“巨無霸”。報道提到:“古雷這樣的工業‘巨無霸’不是一夕而成的。吸引合作伙伴成為‘鄰居’,讓產業集聚帶來‘1 1>2’的效果,古雷開發區及其核心企業,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功不可沒。”“點贊”福建能源石化集團賦能漳州古雷“百煉成鋼”。全文報道如下——
在福建漳州,有一個“石化王國”——古雷石化基地。
作為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這里是大陸唯一的臺灣石化產業園區,也是沙特在華產業投資最大的聚集區之一,“身價”上千億元。2024年,福建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工業產值達902.58億元,占全市的14.6%,產值預計2035年突破萬億元。
工業“巨無霸”是如何煉就的?
走進古雷,高端化工的概念變得具象。銀塔巍峨,樁基林立,園區處處“鋼筋鐵骨”。車間的隆隆聲響和來來往往的特種車輛,展露著這里與眾不同的忙碌。
“千億身家”的古雷園區生產的都是“硬貨”。乙烯、乙烯—醋酸乙烯樹脂、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這些拗口復雜的石化產物,是古雷孕育出的“金娃娃”。漂洋過海的“一滴油”“煉”出了涉及鞋服、塑料、電子、汽車等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萬家貨”。
2024年,中國石化集團與全球石化巨頭沙特阿美“牽手”,總投資711億元的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工程二期項目迎來開工。項目建成后,古雷園區有了穩定的“一滴油”源頭供給,每年可加工1600萬噸煉油,生產288萬噸航煤、船用燃料等油品產品,1270萬噸聚烯烴等化工產品。
遠道而來的原料,在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經過加工,可得到輕石腦油和重石腦油。重石腦油通過重整得到的PX(對二甲苯)繼續精煉,產生的PTA(精對苯二甲酸)可與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生產的乙二醇一起,作為原料供給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轉化為聚酯纖維,最終成為一張張布、一件件衣。
這只是園區產業協同的冰山一角。圍繞“芳烴—纖維”“烯烴—塑料”兩大產業鏈,園區從“缺口”入手精準“填補”,制定乙烯、丙烯、碳四及副產綜合利用、芳烴等四條產業招商鏈,衍生出幾百個下游副產品。
“上游‘大哥’們經過裂解石腦油產出的副產品,在我們這里都是寶貝。”福建省福化魯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華劍笑著說道。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產出的碳五碳九不具附加值,但對福化魯華這家生產樹脂、橡膠彈性體等材料的企業而言卻是好原料,經加工后可用在汽車輪胎、口罩、紙尿褲等日用品上。“我們加工后剩余液體又能返回給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做原料,在他們的乙烯塔中裂解變成新的化工產品。”楊華劍介紹。
一滴油的“十八般變化”是園區產業多樣化的體現。在不斷拉長的產業鏈中,古雷園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共生。僅一家福建福海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就能為園區內近10家下游企業供應化工原料。在古雷園區,這樣的互利共贏不計其數。
福海創向古雷石化提供石腦油等乙烯原料,供應其乙烯裂解裝置,同時接收古雷石化富產的氫氣,經提純后作為原料,形成了高效的原料互供合作模式;福海創的化工原料液態苯酐通過園區管道,輸送到新陽科技集團的原料罐區內,兩公里距離,園內實現“即需即輸”;沒用的二氧化碳不浪費,政府招商引資拉來碳酸飲料的原料廠家,一條管廊省下一大筆物流成本,讓上游企業一年增收一千多萬元,還吸引來冷鏈企業投建干冰廠……
玩轉“變廢為寶”,古雷園區的化工“食物鏈”讓資源循環利用,合作形成閉環,養出了“雨林式”產業生態。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讓省內外不少化工企業在面臨“遷廠”抉擇時,將古雷視作首選。
“選新址時就是看中了這里區位、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等多方面優勢。”福建海泉化學有限公司設計技術部有關負責人說,借園區產業鏈協同的“東風”,所有裝置建成投產后,海泉化學的預計年產值將是搬遷前的5倍。
古雷這樣的工業“巨無霸”不是一夕而成的。吸引合作伙伴成為“鄰居”,讓產業集聚帶來“1 1>2”的效果,古雷開發區及其核心企業,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功不可沒。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由沙特SABIC公司與福建能源石化集團合資建設,是中沙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的重要成果。
作為10余家園區企業的股東,福建能源石化集團權屬企業福建福化古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推動布局了“從一滴油到一根絲”式的4條核心產業鏈,覆蓋碳一至碳九全鏈條產品,撬動上下游投資近2000億元。
如果說價值鏈的“綁定”還不足以讓諸多企業改變“各自為戰”的習慣,那么一條串聯45家企業、100個黨組織、近2000名黨員的“紅鏈”,則把“黨建鏈”貫穿于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用“鏈上黨建”把企業們凝聚在了一起。
春達化工是“紅鏈”上的一家民營企業,專注于產業鏈尾端,在遭遇資金困境時,同樣是“紅鏈”成員單位的中國銀行古雷支行積極對接推進,發放700萬元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在辦理復雜的建筑施工許可證時,“鏈長”福化古雷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大立積極協調園區管委會,在15天內幫助辦妥了70多本施工許可證,確保了項目建設進度。
中國銀行古雷支行為園區內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福化魯華碳五碳九項目、福海創苯酐項目等16家企業提供了累計187億元的貸款授信,解決了多個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
……
“‘紅鏈滿園’鏈上黨建賦能行動讓我們的沙特合作伙伴也都贊不絕口,直呼在中國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施工部總經理馮振友說。
走“少油多化、減油增化、高端化”“煉化一體化”的路子,把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古雷“烯烴—塑料”“芳烴—聚酯”兩條千億級產業鏈筋骨愈發強韌。從小漁村到大基地,用“一滴油”造出“萬家貨”,百煉成鋼的古雷還在續寫石化奇跡。(人民網)